课程模块 |
课程内容(仅供参考) |
课时 |
政策理论学习 |
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解读 |
4 |
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》解读 |
4 |
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》解读 |
4 |
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解读 |
4 |
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》解读 |
4 |
塑造城市文明 |
世界文明比较 |
4 |
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立场、观点和方法 |
4 |
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 |
4 |
建设新型文化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|
4 |
新形势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方法和路径 |
4 |
构建"社区吹哨,单位报到"的全民共创的文明城市创建大格局 |
4 |
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|
4 |
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,推进乡风文明 |
4 |
人文精神与法治文明建设 |
4 |
乡村治理,乡风文明及镇村干部作用发挥 |
4 |
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策划与品牌建设 |
4 |
仰望历史的星空——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濡养自身 |
4 |
探索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|
4 |
从我做起: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|
4 |
诚信建设中风险控制与利益机制 |
4 |
网络文明与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|
4 |
社会规范与警示教育 |
4 |
提升城市颜值 |
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|
4 |
环境污染防治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 |
4 |
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|
4 |
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进步 |
4 |
生态文明视角下的"五水共治"方略 |
4 |
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 |
4 |
市县乡村为重点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统一用途管制 |
4 |
城中村、旧城等棚户区改造运营策略及土地与房屋征收拆 |
4 |
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 |
4 |
发展生态产业,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 |
4 |
如何实现工业污染"上山下乡" |
4 |
生活垃圾分类、资源利用及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 |
4 |
城镇垃圾分类与分质处理技术及对策建议 |
4 |
推进"厕所革命",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|
4 |
国际国内改厕经验与方法 |
4 |
改善农村环境质量,打好"控霾、治水、净土"三大战役 |
4 |
自然、人文生态的保护和修复 |
4 |
园林绿化与改善人居环境 |
4 |
城乡公园设计手法与绿道设计 |
4 |
涵养城市气质 |
城市意象与形态 |
4 |
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有机更新 |
4 |
人文城市建设与品质提升 |
4 |
城市化发展的思考与挑战 |
4 |
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在人,重点是文化 |
4 |
新常态下城市空间品质问题的新视角 |
4 |
高品质城市灯光亮化的建设管理方法 |
4 |
网络数字媒介与新型城市形象(文化)传播 |
4 |
追寻历史记忆、彰显城市魅力、提升文化品质——国际及上海历史风貌保护规划介绍 |
4 |
城乡统筹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与探索 |
4 |
以国际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,探究TOD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品质与效益 |
4 |
城市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培育 |
4 |
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 |
4 |
数字经济时代:创新驱动的城市再定位与数字转型 |
4 |
健康城市与韧性城市:后疫情时代城市规划与治理 |
4 |
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舆情传播规律与处置策略解析 |
4 |
城市进化与未来城市:科技、产业、空间与治理 |
4 |
城市治理与公共安全 |
4 |
上海特色与上海经验 |
上海城市文明建设与志愿服务经验介绍 |
4 |
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上海实践 |
4 |
如何进行文明城市创建 |
4 |
上海特色的棚户区(城中村)改造与拆迁安置房模式 |
4 |
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办学 |
4 |
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看上海文化 |
4 |
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上海探索 |
4 |
传递"最美"精神打造道德高地——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 |
4 |
现场教学 |
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
主题:重温建党历史,感悟红船精神 |
4 |
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 |
4 |
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
主题: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|
4 |
上海市嘉定区正华亭镇毛桥村
主题:休闲农业、美丽乡村建设 |
4 |
展示部分课程,可拨打021-5473 0926、5473 0936定制针对性化教学方案
欢迎来到 上海交通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|